协会要闻

协会要闻

新兴科学先锋协会发布“青年科研共创平台工具包1.0”,引领全球科研协作新范式

2025年5月13日,新兴科学先锋协会(EPS)正式发布首个面向国际青年科研团队的协作指导性资源——《青年科研共创平台工具包1.0》,标志着EPS在全球科研机制创新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该工具包将作为协会“国际青年科学家协同创新计划”的核心支持材料,优先适配于2025年6月即将开放的第二批项目申请。

在高度跨国、跨学科的科研合作趋势下,青年科学家常面临组织架构薄弱、技术资源分散、文化理解不足等现实挑战。EPS理事会指出,此次工具包的发布不仅是对过往三年全球青年科研协作经验的系统总结,更是一种面向未来、重构科研协作逻辑的机制性回应。平台工具包以“去中心化、平等参与、数据共享”为三大设计原则,整合了跨境协作所需的关键模块,涵盖协作机制、成果治理、技术协同、文化与伦理维度以及自评治理体系五个方面内容。具体而言,工具包中包含了标准化的跨国团队组建流程、联合署名与成果归属协议模板、推荐开源平台清单、时区轮班工作流程、科研伦理风险预警模版、多语种科研术语对照表、成员自治共识框架等一整套支持跨文化科研共创的标准工具。

据介绍,该工具包的编制充分吸收了EPS在2023至2025年间所主导的多个国际协同项目的实践经验,尤其是围绕“AI辅助环境监测系统”“气候智能建模体系”“低碳建材生命周期评估工具”等课题中形成的具体协作流程与问题反馈。工具包所强调的“问题驱动、议题中心、机构去中心化”导向,正是来自青年科研团队在实际项目中积累的真实痛点和反馈成果。项目参与者、墨西哥籍青年研究员Carlos M.指出:“过去的协作中,我们常常因沟通标准不一、评估体系模糊而效率低下。这套工具包的发布,是一次对实际需求的精准回应,它让我们不再只是‘参与者’,而是真正的‘共创者’。”

工具包的应用场景覆盖广泛,包括作为“国际青年科学家课题合作计划”第二期项目申请的核心配套材料,作为各区域科研协作中心的机制指导手册,亦将被引入科研成果社会转化的开放对接环节,支持项目与企业、公益组织、政策平台等多方协作主体之间的桥接。

      该工具包的推出不仅是一次技术支持文件的发布,更标志着EPS从科研资助者、项目组织者向科研机制设计者、文化引领者的重要转变。它所倡导的共创模式、去中心化治理与伦理敏感协作逻辑,将为未来全球科研生态注入更多包容性、信任感与制度创新活力。EPS表示,未来将继续推动知识、机制与资源的公平流动,助力青年科学家在面对复杂全球议题时,拥有真正可用、可共享、可信赖的科研协作环境。

推荐新闻

Copyright © 新兴科学先锋协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