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理念
新兴科学先锋协会(EPS)秉承“以科学为本、以创新为力、以合作为桥、以人才为根、以社会为向”的发展理念,聚焦全球科学前沿和人类共同命运中的重大议题,致力于构建一个兼具全球视野与社会责任感的科研共同体。
我们所理解的发展,不只是技术突破或研究成果的堆积,而是通过持续的科学探索与有意义的社会连接,为人类开辟更具希望的未来路径。
以下是EPS核心发展理念的五大支柱:
一、科学驱动,立足前沿
EPS始终把科学置于发展的核心位置,认为科学不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引擎,更是文明延续与世界更新的源动力。我们坚持以科学探索为起点,以服务未来为落点,聚焦全球最具前瞻性和突破性的关键科技领域。
我们特别关注以下几个方向的研究与支持:
1. 基础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支持原创性、探索性的“从0到1”的科学发现。
2. 交叉融合:推动多个学科之间的深度融合,如人工智能与生命科学、量子信息与材料科学的交叉研究。
3. 应用前沿:如智能医疗、可再生能源、气候工程、脑-机接口、基因编辑、碳捕捉技术等。
我们不仅鼓励科研人员提出问题,更支持他们挑战公认答案,推动真正具有科学深度和未来价值的研究。
二、协作共享,打破边界
在当今时代,科学研究已经从“个人智者时代”步入“系统协同时代”。EPS相信,打破壁垒、开放协作,是解决复杂系统性问题(如气候变化、全球流行病、老龄化社会、能源危机等)的唯一可持续路径。
我们的协作理念体现在:
1. 跨学科:推动理工医文等不同知识体系之间的融合,打破传统学科的界限,催生全新科研范式。
2. 跨地域: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科研互动,尤其加强“全球南方”与“全球北方”之间的科技对话。
3. 跨主体:建立高校、研究机构、政府、产业、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机制,实现科研链条的协同发展。
EPS通过设立国际合作实验室、区域研究联盟、双边及多边联合课题计划,打造面向全球的开放性科研平台,真正实现科研资源与成果的共享。
三、人才优先,激发潜能
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EPS深知,优秀的科研人才不仅是知识的创造者,更是社会进步的引路人。因此,我们始终将“识才、育才、用才、护才”作为发展的根本战略。
我们的人才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全球引才:面向全球招募青年与资深科研人才,建立开放、灵活、多样的会员与合作机制。
2. 系统育才:通过“青年科学家成长计划”“博士后资助”“青年导师团”等项目,为科研新星搭建成长期、长期、再发展的阶梯式支持平台。
3. 终身学习与转型支持:面对科技更新与产业转型加速的趋势,EPS为科研人员提供持续职业培训、跨界学习、管理与产业沟通能力提升等服务,保障其持续适应时代的能力。
4. 多元激励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尊重多样科研路径和学术价值,不唯论文,不唯职称,真正激发科研人员的主动性与创造力。
我们不仅要培养“顶尖科学家”,也要培养能够连接产业、政策、教育与社会的“科技复合型人才”。
四、科技向善,服务社会
EPS始终相信,科学研究的终极目标不应止于学术成就,而应回归人类共同利益与社会长远发展。因此,我们主张“科技向善”,强调科学的价值应体现在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缩小发展不平衡、提升人类整体福祉上。
我们的社会导向体现在:
1. 科学成果的社会转化:推动科研成果在健康医疗、教育普及、农村振兴、城市可持续等领域的实际落地。
2. 科技公益项目:组织偏远地区科普下乡、基础教育援助、科技支教等项目,助力科学普及与科学平权。
3. 包容性科技发展:特别关注弱势群体、边缘地区在科技发展中所享有的机会,推动“科技普惠”,不让任何人被时代抛下。
4. 推动科技助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从清洁能源到可持续城市,从负责任消费到气候行动,EPS始终将社会责任融入科研工作流程中。
我们相信,科技的终点,不应是冷冰冰的技术,而应是温暖的社会回应。
五、责任导向,塑造文化
EPS重视科研文化建设,将“负责任的科研(Responsible Research and Innovation)”作为协会的核心理念之一。我们所倡导的科研,不仅讲求技术能力和知识生产,也强调行为规范、伦理标准和社会回馈。
责任文化体现在:
1. 科研伦理建设:鼓励科研人员从问题提出到成果发布的全过程中,遵循客观、中立、透明的原则,抵制数据造假、成果虚报等不端行为。
2. 研究评价机制改革:推动去“唯论文、唯数量”的评价体系,转向综合质量、实际影响和创新价值导向。
3. 多方参与式科学治理:在关键研究项目中引入公众参与、产业协同、政策协作机制,提升科学研究的透明度与可接受度。
4. 科学文化传播:重视科学精神与价值观的传播,强化社会大众对科学的理解与信任,构建良性互动的科学传播环境。
EPS希望打造一个既自由又有规矩、既开放又有底线的科研共同体,让科学在信任与责任的土壤中茁壮成长。
推荐新闻
-

中国医疗机器人亮相广交会 智慧医疗科技走向海外
“我对这类产品非常感兴趣。”来自约旦的采购商马哈茂德·穆赫塔塞布(Mahmoud Muhtaseb)指着一款具身辅助移动机器人产品表示,“它们对残障人士非常友好,也很有帮助,属于新颖的技术”。10月31日,第138届广交会首次设立“智慧医疗专区”。图为采购商体验一款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境外采购商等候体验中医“舌诊”智能诊疗、询问脑机接口与外骨骼结合的技术细节......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 -

2025中国(长沙)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发展大会在长沙开幕
11月2日,2025中国(长沙)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发展大会在长沙开幕,为推动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搭建起高端交流平台。11月2日,2025中国(长沙)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发展大会在长沙开幕。本次大会特邀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迈克尔·莱维特(Michael Levitt),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奥谱天成董事长刘鸿飞,宇树科技联合创始人、研发总监王启舟等嘉宾作主题演讲,从全球视野、前沿科技 -

蚂蚁数科余滨:金融AI的升级远不是开发个智能体
10月30日,在2025金融街论坛上,蚂蚁数科AI业务总裁、蚂蚁集团副总裁余滨发表演讲时透露,当前不少城商行正积极拥抱金融大模型与智能体技术,寻求业绩突围。蚂蚁数科致力于支持银行构建自主可控的金融大模型,江浙沪地区的部分城商行在员工工作效率、营销转化率、营收规模等方面取得显著增长。图:蚂蚁数科AI业务总裁余滨在金融街论坛分享《跨越价值鸿沟:金融AI创新应用的成果交付新路径》伴随净息差收窄、营收增速 -

上海金山携手香港共拓低空经济合作新机遇
23日,“相聚上海 共谋发展”沪港合作低空经济金山交流洽谈活动在上海湾区高新区举行。香港低空经济协会、上海市香港商会、金山低空经济相关企业与投资机构代表齐聚上海金山,共话低空经济合作新机遇,携手谱写沪港合作新篇章。活动现场。 金山区委统战部供图活动现场,香港低空经济协会与上海新金山工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建立“2+N”联络机制,常态化开展投融资路演、场景应用对接、人才沙龙等系列 -

世界VR产业大会观察:智能沉浸交互赋能千行百业
从技术突破到应用落地,VR(虚拟现实)与AI(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正在千行百业中催生无限可能。10月19日至20日,2025世界VR产业大会在江西南昌举行。这场全球VR领域的盛会,以“VR让世界更精彩——VR+AI开启数智未来”为主题,聚焦前沿科技与产业融合,展现“VR+AI”赋能千行百业的新图景。10月18日,不少观众在第七届VR/AR产业博览会现场体验“千年一序滕王阁”VR大空间项目。中国工 -

发展新质生产力 海南高端装备制造业增速强劲
据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介绍,今年前8个月,海南全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0.9%,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1个百分点,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成为海南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10月17日下午,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海南)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专题对接活动在海口举行。与会代表聚焦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共探产业发展新路径,推动一批重点项目落地签约。10月17日下午,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