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历程

发展历程

Image
Development History

发展历史

Development History
2008–2010年
关键词:创立使命、科学对话、应对危机

在2008年北京奥运后科技气氛高涨与全球金融危机压力并存的时代背景下,EPS应运而生。作为一家面向未来、强调“科技与社会协同演进”的机构,EPS初期以“搭建中国本土科技对话平台”为目标,组织各类主题论坛、跨界圆桌、绿色创新沙龙,尝试建立一种以公共议题为核心、跨界协作为方法、科学思维为路径的交流机制。
当时,绿色经济、低碳发展、金融科技风险等议题浮出水面,EPS迅速响应,通过聚集学界、产业界、政策界的专家探讨“危机时代下的科技路径”,为中国科技创新发展定调,打下了立足现实、服务社会、开放合作的基本调性。
2011–2013年
关键词:区域布局、科技资源均衡、全球创新贡献奖

进入“十二五”规划期,中国科技政策由“点状支持”向“系统布局”转变,EPS紧抓这一趋势,启动区域科技合作网络建设,将对创新议题的关注拓展至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等重点发展区,推动科技资源和政策资源下沉。
本阶段,EPS设立了具有全球视野的“全球创新贡献奖”,不仅表彰卓越科研成果,更传递出对跨国合作、共同进步、知识共享的价值认同。这一奖项成为协会国际化战略的“起点标志”,吸引了包括诺奖得主、顶尖实验室、国际组织等参与,为后续建立全球影响力奠定基础。
“智慧城市”也成为这几年协会活动中的高频关键词,标志着EPS开始关注科技如何介入并塑造公共治理与城市生活——这是“科技向善”理念的最早实践之一。
2014–2016年
关键词:青年人才、技术+文化、全民参与

这一阶段,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科技创新成为国家战略,创新生态发生深刻重构。EPS积极响应,在全国发起“青年科技探索营”“未来科学家沙龙”等一系列人才支持活动,系统扶持35岁以下青年科学家和创业者,强调科研与应用的协同成长。
与此同时,协会提出“科技+文化”融合理念,关注科学传播、科技叙事、科幻写作等交叉领域,率先探索科学如何以更亲民、普及、具想象力的方式进入社会语境。EPS主办的“未来思维工作坊”系列活动引发强烈反响,使得科技话语不再局限于专业圈,而成为全民共享的创新话题。
这一阶段,协会形成了“顶层引导 + 青年参与 + 大众科普”的立体推进模型,极大拓宽了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边界。
2017–2019年
关键词:全球话语权、科技伦理、区域交流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中国科研机构加速“走出去”。EPS顺势而为,发起“全球科技责任年会”,围绕技术边界、伦理监管、治理挑战等议题,搭建起一个涵盖学术界、国际组织、政策制定者的高端对话平台。
协会与港澳机构建立常态合作机制,在粤港澳大湾区设立“科学与伦理实验区”,推动在AI、生物技术、数字治理等领域的跨法域协作机制探索;同时加强与东南亚科研平台、欧美大学的联合研究、双边项目对接,逐步构建全球科研合作网。
这一时期,EPS不再只是中国科技的“观察者”或“传播者”,而是成为了参与者与议题设定者,逐步确立了“全球科技对话者”的新定位。
2020–2022年
关键词:抗疫科技、生命健康、跨界融合

面对新冠疫情突如其来的全球性挑战,EPS迅速启动“科技应急平台”,汇聚医疗、生物、AI、数据建模等多领域专家,围绕病毒传播预测、智能诊断、数据伦理等问题,开展线上线下专题论坛及解决方案发布。
同时,EPS推动“科技+卫生”“AI+生命科学”跨界融合项目,助力快速检测设备、智慧防疫系统、心理健康AI模型的研发。疫情之下,协会还协同WHO驻华办公室、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组织建立紧急合作机制,展现出强大的组织调动与协同创新能力。
这标志着EPS已从一个科技倡导平台,迈入了具备实战支援能力与技术落地影响力的“应急智库”角色。
2023–2024年
关键词:AGI、数字文明、全球共识

随着通用人工智能(AGI)技术迈入应用化初期,EPS将其列为核心战略议题,聚焦算法伦理、技术治理、社会冲击、就业结构变化等关键问题。协会联合多国智库、国际组织启动“数字文明与人类未来研究计划”,旨在建立一个兼具治理视野与哲学思辨的未来预警机制。
EPS在这一时期提出“科技与人类共同体”愿景,强调在全球技术加速发展的同时,必须回归人本、伦理与公平正义,推动构建全球性科技伦理治理规则。这一愿景得到了多国科研组织响应,也使EPS成为引领未来科技思想与价值共识的重要力量。
2025年起|战略展望期
关键词:全球治理、青年网络、共进未来

进入下一个十年,EPS将全力迈入“全球科技治理平台”建设阶段,着力在技术议题与治理框架之间搭建桥梁。在人工智能安全、气候科技、教育公平、数据主权等关键议题上,协会将加强与国际组织、全球智库、联合国系统的战略合作,助力构建跨文化、跨代际、跨制度的科技协作机制。
此外,EPS将发起“全球青年科学家网络”建设计划,联合全球一流高校与创新机构,为青年科研人才提供全球舞台和系统成长机制,塑造新一代具有全球责任感的科学先锋队伍。
这个阶段的EPS,将不仅是一个推动科研的组织,更是一个面向全人类未来的智识平台与责任共同体。

2008–2010年

2011–2013年

2014–2016年

2017–2019年

2020–2022年

2023–2024年

2025年起

Copyright © 新兴科学先锋协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