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科研与社会的桥梁:2010年,EPS从学术交流走向公众视野
2010年,对新兴科学先锋协会(简称EPS, Emerging Pioneers in Science)而言,是从“内部建设”迈向“外部联动”的关键转折点。在过去两年的组织搭建与会员发展基础上,协会开始更加主动地走出科研机构的围墙,向内推动跨学科科研合作,向外延伸至公众科学教育与知识传播。学术活动与科学普及,在这一年交错展开,形成了一幅逐步丰富、逐渐立体的科研生态图景。
从点到面,小型学术交流逐渐常态化
学术交流从来不是锦上添花,而是科研创新的源头活水。EPS在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中,明确将“建立轻量级、低门槛、跨领域的交流机制”作为年度重点。相比大型学术会议的正式与周期长,协会更倾向于组织小型、频密、主题聚焦的研讨型活动,这类形式被定义为“科研对话单元”。
第一批专题研讨会陆续在香港、广州、新加坡等地举行,涵盖议题广泛,从“人工智能与生命信息学的对话”到“气候数据建模的前沿问题”,参与者多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许多与会者反映,这种“不设讲坛、鼓励碰撞”的形式比传统会议更有利于激发合作灵感,往往一次圆桌讨论就能催生后续课题联络或项目雏形。
与学术活动同步,协会也开始尝试搭建跨平台的科研协作机制。通过内部通讯系统与成员数据库,协会正在构建一套研究兴趣自动匹配、项目组建配对机制的原型系统,试图用数字化手段解决“找人难、合作慢”的科研协作瓶颈。虽然这一系统仍处在早期阶段,但已经为后续的项目孵化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
拓展公共边界,科学普及成为年度亮点
相比学术界的自然延展,更值得关注的是EPS在2010年迈出的科学普及步伐。尽管普及并非协会创立初衷中的核心部分,但随着会员结构逐渐多元、社会关注度上升,协会内部对“科学公共责任”的认知迅速强化。
年中启动的“科学就在你身边”系列活动便是这一转变的集中体现。不同于传统以青少年为对象的校园科普,EPS尝试将科学知识转译为与普通公众日常经验相连的语言与场景,力求通过体验式、故事化、开放性的方式,让科学走进社区、融入生活。
这一系列活动的首站落地于香港中环,设置在一个公共空间的互动展台上。观众可以通过数字装置模拟基因突变过程,也能用增强现实技术观察微观结构。这些展示背后对应的科研项目正是协会成员的成果,而策展团队中的不少成员同时具有科研与传播背景,实现了“从实验室走出来”的精准解说。
此外,协会还推出了线上科普专栏,通过短篇文章、图解式讲解和研究者访谈,讲述科研背后的故事。不同于普通的“知识通识”导向,这一栏目强调“科学作为过程”的可视化,试图向公众解释:科学并不是一个遥远的终点,而是一个不断试错、不断协作、不断前行的过程。
回到初心,在“连接”中建立组织文化
如果说组织架构是协会的骨架,那么学术活动与科普工作便是逐步形成的肌理。经历了2008至2009年对制度与结构的反复梳理,EPS在2010年逐渐展现出它所希望构建的那种组织文化:跨越领域、跨越语境,连接人、连接思想、连接世界。
正是在这一年,协会内部关于“组织角色定位”的讨论也逐渐清晰。越来越多的成员开始认识到,EPS不只是一个项目协作平台,更是在探索一种介于学术机构与公共组织之间的新型科研共同体。这种共同体既保留了科研自由探索的核心,也承担起社会沟通的责任。
一些外部观察者也注意到EPS在科研组织生态中的独特位置。香港一位高校副校长在一场闭门座谈中表示:“EPS的出现不是对传统科研体系的替代,而是一种补充和试验。它弥合了原本存在于高校、研究所与公众之间的‘真空地带’。”
展望:更多连接、更深合作
随着活动规模的扩大与认知范围的拓展,EPS面临的挑战也在逐步显现。例如如何在保障学术质量的前提下保持平台开放性?如何让科普内容不失严谨却依旧易懂?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保持跨区域活动的连续性?这些问题没有现成答案,但协会已经开始着手从制度设计、外部合作、内部人才激励等多方面进行探索。
未来的EPS,或许不会成为最庞大的科研机构,但它有可能成为最具灵活性与连接力的科研网络之一。而2010年的这些尝试,也许会被回顾为其组织基因真正成形的阶段。
推荐新闻
-

中国医疗机器人亮相广交会 智慧医疗科技走向海外
“我对这类产品非常感兴趣。”来自约旦的采购商马哈茂德·穆赫塔塞布(Mahmoud Muhtaseb)指着一款具身辅助移动机器人产品表示,“它们对残障人士非常友好,也很有帮助,属于新颖的技术”。10月31日,第138届广交会首次设立“智慧医疗专区”。图为采购商体验一款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境外采购商等候体验中医“舌诊”智能诊疗、询问脑机接口与外骨骼结合的技术细节......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 -

2025中国(长沙)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发展大会在长沙开幕
11月2日,2025中国(长沙)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发展大会在长沙开幕,为推动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搭建起高端交流平台。11月2日,2025中国(长沙)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发展大会在长沙开幕。本次大会特邀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迈克尔·莱维特(Michael Levitt),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奥谱天成董事长刘鸿飞,宇树科技联合创始人、研发总监王启舟等嘉宾作主题演讲,从全球视野、前沿科技 -

蚂蚁数科余滨:金融AI的升级远不是开发个智能体
10月30日,在2025金融街论坛上,蚂蚁数科AI业务总裁、蚂蚁集团副总裁余滨发表演讲时透露,当前不少城商行正积极拥抱金融大模型与智能体技术,寻求业绩突围。蚂蚁数科致力于支持银行构建自主可控的金融大模型,江浙沪地区的部分城商行在员工工作效率、营销转化率、营收规模等方面取得显著增长。图:蚂蚁数科AI业务总裁余滨在金融街论坛分享《跨越价值鸿沟:金融AI创新应用的成果交付新路径》伴随净息差收窄、营收增速 -

上海金山携手香港共拓低空经济合作新机遇
23日,“相聚上海 共谋发展”沪港合作低空经济金山交流洽谈活动在上海湾区高新区举行。香港低空经济协会、上海市香港商会、金山低空经济相关企业与投资机构代表齐聚上海金山,共话低空经济合作新机遇,携手谱写沪港合作新篇章。活动现场。 金山区委统战部供图活动现场,香港低空经济协会与上海新金山工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建立“2+N”联络机制,常态化开展投融资路演、场景应用对接、人才沙龙等系列 -

世界VR产业大会观察:智能沉浸交互赋能千行百业
从技术突破到应用落地,VR(虚拟现实)与AI(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正在千行百业中催生无限可能。10月19日至20日,2025世界VR产业大会在江西南昌举行。这场全球VR领域的盛会,以“VR让世界更精彩——VR+AI开启数智未来”为主题,聚焦前沿科技与产业融合,展现“VR+AI”赋能千行百业的新图景。10月18日,不少观众在第七届VR/AR产业博览会现场体验“千年一序滕王阁”VR大空间项目。中国工 -

发展新质生产力 海南高端装备制造业增速强劲
据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介绍,今年前8个月,海南全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0.9%,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1个百分点,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成为海南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10月17日下午,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海南)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专题对接活动在海口举行。与会代表聚焦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共探产业发展新路径,推动一批重点项目落地签约。10月17日下午,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