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成立概念验证中心 推动科技成果走向市场
科技日报记者 雍黎
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12月30日,重庆大学2024年度概念验证项目发布会在重庆大学举办。会上,重庆大学概念验证中心揭牌,高性能电驱动系统项目等3个项目签约。
重庆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邓绍江表示,重庆大学致力于通过概念验证中心,对具有潜在市场价值的科研项目进行早期培育与验证,提升项目的成熟度与可行性,使其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从而加速科技成果走向市场的进程。
助力科技成果转化迈过“死亡之谷”
“概念验证中心是帮助高校老师把实验室里的成果进行技术和产业化验证,让原型样机从实验室走向市场、进行产业化。”重庆大学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重庆大学概念验证中心负责人贾书源介绍,科技成果转化被誉为“死亡之谷”,因为其中需要进行产品的加工工艺、设计工艺、材料、供应链等一系列的定型探索和实验,然而这一过程通常是没有资金介入的,不少科技成果的转化也止步于此。
为探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新经验、新模式、新路径,不断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价值和转化效率,重庆大学概念验证中心应运而生,这一平台将通过与政府共同搭建资金平台,搭建起从“想法-技术-产品-商品”的全链条验证服务体系,对具有潜在市场价值的科研项目进行早期培育与验证,提升项目的成熟度与可行性,使其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从而加速科技成果走向市场的进程。
重庆大学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胡雪松介绍,今年重庆大学13个学院及4家附属医院智能设备、医工融合、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领域的40个项目团队入营培训,10个项目得到了支持,吸引社会资本超2000万元,累计估值近1亿元。
重庆大学概念验证中心揭牌。重庆大学供图
概念验证加速成果走向市场
发布会上,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臧志刚教授“高效稳定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组件”项目团队,与重庆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获得重庆市种子基金100万投资,促进其项目的转化落地。
“我们开发出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高达26.03%,认证寿命为25年,解决了目前的行业痛点。”臧志刚介绍,目前以晶硅为主的太阳能电池,成本高,转化率低,他们从2014年开始对传统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开发出一类高性能的反式结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极大地降低了成本,而且避免了产品铅泄漏的问题。
臧志刚团队从2023年开始准备成果转化,但高校科研团队对商业运营、投融资等方面的知识并不熟悉。有了概念验证中心的帮助,他们搭建起了成果转化团队和100兆瓦的生产线,并且帮助他们吸纳到了投融资,预计一年左右他们的产品就可以投入市场。
发布会上,共有三个项目现场与企业签约,引入社会资本1100万元。
下一步,重庆大学将依托概念验证中心,进一步加强与各区县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在地方的落地转化,带动区域经济的创新发展与产业升级。也期待与投资机构和企业通力合作,携手共进,共同挖掘科技成果的商业潜力,实现互利共赢。
推荐新闻
-
科学家首次拍摄到双黑洞“共舞”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9日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研究称,他们首次拍摄到两个黑洞相互环绕运行的无线电影像。这一成果证实了双黑洞系统的存在,而此前天文学家仅能对单个黑洞进行成像。类星体OJ287中的双黑洞之舞。左图为理论模拟影像,展示预期中的黑洞位置与喷流形态;右图为通过射电望远镜阵列实际拍摄的影像。图片来源:物理学家组织网由芬兰图尔库大学天文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瞄准一个异常明亮的星系核心中心区域 -
OpenAI神秘设备来袭,创始人称其为“世界上最酷技术产品”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10月7日消息,据WIRED报道,在OpenAI日前举办的DevDay 2025开发者大会上,首席执行官山姆·阿尔特曼与前苹果设计大师乔尼·艾维的同台亮相,引发了科技界的广泛关注。两人虽对正在开发的“一系列设备”语焉不详,但透露的信息已足够让人浮想联翩。阿尔特曼在台上直言:“手机和电脑虽好,但总有新事物值得探索。”他与艾维共同证实,OpenAI正紧锣密鼓地研发多款硬件产品,不 -
DeepSeek-V3.2-Exp模型正式发布并开源 API大幅度降价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9月29日,据DeepSeek官方消息,DeepSeek-V3.2-Exp大语言模型正式发布并开源。该模型通过引入创新的稀疏Attention架构,在降低计算资源消耗的同时显著提升推理效率,为长序列文本处理提供了更优解决方案。据官方介绍,DeepSeek-V3.2-Exp 模型是一个实验性(Experimental)的版本。作为迈向新一代架构的中间步骤,V3.2-Exp 在 -
总编辑圈点丨精准高效无需动物试验 3D细胞培养系统助力新药开发
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维也纳医科大学和维也纳工业大学联合DOC医疗公司,开发了一种3D细胞培养生物分析测试系统,用于测试诊断治疗癌症的放射性候选药物。它根本不需要任何动物试验,就可实现自动化、快速和高精度的分析。这种新方法在新一期《核医学杂志》上进行了详细介绍。重建的3D细胞组织进行PET扫描。图片来源:Verena Pichler新药和诊断方法应该是安全的,理想情况下可快速获得, -
中国农学会智慧农业分会在华中农大成立
科技日报记者 吴纯新 通讯员 熊攀攀2月23日,中国农学会智慧农业分会成立大会暨一届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举行。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姚江林介绍,华中农业大学是中国农业高等教育的重要起点之一,该校开设了全国首批智慧农业本科专业、建立全国首个智慧农业书院、牵头承担教育部智慧农业专业“101计划”,实施农业农村部“头雁”培育计划、国家高级研修班及“一带一路”国 -
我科学家研发新材料可增强番茄抗病性和农药降解能力
科技日报记者 朱虹在过去几年中,纳米材料在农业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金属有机框架 (MOF) 因其孔隙率、有机组成、生物相容性和可调控的结构与特性而备受关注。近日,东北农业大学王傲雪教授带领团队制备了多种MOF材料,并通过表征、测试,证实了其抗病能力和农药降解能力。研究团队将合成的MOF材料制备了一种纳米复合材料。该材料在化学和热稳定性、表面积、抗病活性、催化活性和抗病性能方面表现出色。此外,